深度数据赛季总结(一)曼城:愈发犀利的Tiki-Taka

随着各国联赛结束,我们将选取一些球队,用一些经过二次处理的进阶数据,结合比赛录像画面,进行深度的赛季总结,来看看各大豪门或战绩喜人、或黯然失色,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了方便行文,我们将分析分为攻守两个层次;而数据则统一采用联赛统计。第一期,我们来聚焦英超卫冕冠军曼城。

 进攻:控球只是基础,进球才是目标

考虑到德布劳内联赛出场还不到1000分钟,曼城98分的恐怖积分纵使比上赛季的百分略逊,但实际难度恐怕要更大。事实上若非利物浦令人惊为天人的97分亚军,曼城在英超的统治力仍旧足堪恐怖。但本赛季真正值得深挖的,其实是瓜迪奥拉在传统“控球”印象之外,展现出的其他与众不同之处——要知道在三家控球率皆过60%的情况下,控球早非瓜迪奥拉独家所有;但狂轰95球的攻击力,却绝非其他球队可以望其项背。

严格来说,曼城并没有打出以往瓜式球队那种攻击的直接性,每控球3.81分钟形成一次射门的射门频率仅仅排在英超第7;甚至每次射门的0.127个预期进球也“不过”排在英超第4.问题在于,这些数据本身虽非顶级,却也仍旧优秀。而在曼城超高控球率的加持下,球队的场均预期进球最终叠加到恐怖的2.14个——这是什么概念?其他球队1.9都做不到……

须知,单纯想靠传控做到这一点难度极大,若无诡异的节奏变化与惊人的个人单挑能力,控球率最终累加起来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闷围而已。事实上瓜迪奥拉甚至在有意减少球队对传球的依赖——曼城每控球一分钟的传球数只有10.751次,甚至略低于切尔西——瓜迪奥拉的球队,罕见的让出了传球频率第一的宝座,转而开始追求传球的威胁性,并适当释放个人单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赛季,曼城在德布劳内缺勤无数的情况下,保持了传球质量的妙到巅毫。受传球总数所累,他们向前传球、向前场三分之一区域(也就是国内常说的“进攻三区”)传球,以及结合位置修正向前传球的“progressive pass”,占比全都是英超倒数;然而成功率却均遥遥领先。接下来就是一件可怕的事了——威胁最大的穿过防守球员的传球Smart Pass统计中,曼城无论是频率(第1)、占传球总数的比重(第4)和成功率(第2)全部位居前列。类似这样打穿防线的小巧配合在曼城的比赛中屡见不鲜:

以及下面这种通过中长距离的渗透性传球,为边锋创造一对一机会的smart pass:

当然,单纯依赖这种手术刀式的传球,很难在一个赛季的长度里支撑起顶级火力,面对密集防守过分诉诸地面传切渗透,也极容易陷入“夹缝中求生存”的窘境。但曼城在传球之余,单挑能力比之拥有阿扎尔或萨拉赫切尔西与利物浦,竟是丝毫不差乃至更强。尽管进攻持球对抗频率英超垫底,成功率却力压利物浦成为英超最高。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持球对抗之中,过人的比重竟然高达27.45%,遥遥领先英超其他所有球队——也就是说,别的队持球对抗的目标更多是摆脱纠缠,而曼城呢?他们是为了原地起爆解决问题。

好消息是,瓜迪奥拉手里囤积的大批边锋本赛季均在不同程度派上用场。尽管没有阿扎尔这样的持球大神,但如果算上时常带球向前推进的中后卫,曼城全队每90分钟持球推进排名进入英超前30的球员甚至多达6人,毫无疑问的领先其他所有球队。瓜迪奥拉真正打破所谓“梅西依赖症”伪命题的资本,正是这种“群狼”配置。即便是后期看来不甚得志的萨内,也在一些关键比赛中释放出了个人能力:

而这样的个人起爆,并不局限于快节奏的冲锋之中——瓜迪奥拉即便是在阵地战中,也会时常授意球员搞一些高精尖骚操作:

更不要说本赛季已经进化拥有业内顶尖水准的斯特林了,某种意义上,他在过去一个赛季里,亲手修正了“快乐足球”曾经的讽刺含义: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了一个瓜迪奥拉不得不面对的终极难题:边路的原地起爆,最终仍须诉诸传中转化为射门,因为球门永远在中间。问题在于,当你派上如此众多的“小快灵”追求这些狭小空间内的骚操作时,谁去抢点?事实上,瓜迪奥拉并不排斥传中这个古老套路:曼城每控球一分钟的传球次数能够排在英超第9,然而其传中准确率却是尴尬的倒数第1……

然而,传中成功率和依靠传中的得分却是两回事,曼城传中一旦到位,所制造的威胁也绝非其他球队可以比拟。此处瓜迪奥拉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第一,阿圭罗还真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小范围内突然转身爆射的能力。这意味着曼城的传中完全可以尽可能用低平球送到前点,交给阿圭罗自己处理,而不用考虑什么落点问题。比如这样:

呃……考虑到曼城最终微弱的领先优势,在这场2-1战胜利物浦的比赛中,阿圭罗玩出来这么一手,其关键意义不言而喻……

此外,阿圭罗自己的抢点能力也足够强,尽管受限于身高,他不大可能像C罗那样直接在高空球争夺中压制后卫,但抢先一步触球,多数时候却是相当有保证的。比如这样:

第二,曼城全队的慢节奏推进,对传中战略有着一种另类的人数支持:将节奏放慢意味着更多球员可以从容的移动到对方禁区之内,从而构成抢点人数优势,是以,曼城尽管缺乏绝对高度,一旦传中,抢点人数却从未少过。在抢点人数的加持作用下,即便是传统的45°起高球传中,一样能打出威胁:

注意上图,在德尔夫传中时,曼城进入禁区的甚至有4人之多。要知道,通常一支球队1-2人抢点才是常态。

有了这两点,曼城得以放心大胆的将传中这个舆论风评极差的进攻套路,融入到那个几乎被神话的Tiki-Taka体系之内。甚至有的时候,曼城会围绕着左路一而再再而三的传中,大有将之奉为唯一破密防之法的意思。诸如下图类似场面,在曼城的比赛中时有发生:

此外还有两个现象十分值得注意——其一是嘴里说着“永远不会防守反击”的瓜迪奥拉,至少在本赛季的一些时候,表现出了极为“傲娇”的一面,关于反击,无论瓜迪奥拉自己如何“不要不要”,场上球员的身体倒是十分诚实,曼城这赛季尽管反击进攻占比毫无悬念的排名英超垫底,然而反击质量却奇高——37.36%的反击形成射门比重凌驾于所有球队之上,可以说真正将反击变成了一件“少而精”的武器。就在本赛季最后一场比赛中,他们还玩出了这样一幕:

其二则是曼城能够如其他顶级控球强队一样,打出极为频繁的左右调度,以此撕扯对方防线。事实上曼城如此行事比其他球队要更加频繁得多,类似梦三巴萨哈维斜长传找阿尔维斯的做法,在曼城的比赛中相当常见。受此影响,曼城打出了英超最高的39.75%的向两侧传球占比。结合超高的传球总数,其来回转移调度的频率可见一斑。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靠横传制造杀机的,比如这样:

防守:熟悉的瓜式逼抢

看到这里,其实下一个问题已经呼之欲出:倘若曼城以大规模压上填充禁区内接应点以支撑传中尝试,那他们又当如何应对后场空虚?在这方面,瓜迪奥拉几乎是十年之内始终在以不变应万变,全队4-4平行站位的防守虽非绝然没有,却也相对而言少得可怜,真正撑起曼城防守的,是他们恐怖的前场高压式逼抢。事实上他们做的也不错——区区23个失球比之去年还要更少,之所以让出失球最少宝座,纯粹是因为利物浦今年防守太炸而已。

要知道,曼城失球少,绝不仅仅靠自身高控球率压缩对手射门数据,事实上曼城是英超最懂得如何限制对手射门的球队——他们每防守5.56分钟才放给对手一次射门,是英超被射门频率最低的。怎么做到的?先来看一组数据:曼城每防守一分钟即贡献1.68次防守对抗(即对球施压),频次碾压其他所有英超球队,而25.21%的成功率也同样是英超最高。这其中,曼城保持了英超第3的尝试拦截频率和最高的尝试抢断占比——也就是说,曼城球员防守极为积极,且这些防守绝大多数是直接冲着断球去的,而非单纯的身体对抗。

以这种对皮球运转的切割为基础,他们能够将对手的传球成功率限制在奇低的78.14%;球队每防守0.398分钟即夺回一次球权,领先其他球队的优势完全是档次差距。而且这些夺回球权,居然有23.08%都发生在前场!这是什么概念?嗯,以高位逼抢著称的利物浦,前场夺回球权的占比只有19.01%,而除了利物浦和切尔西之外,其他球队这项数据,基本都是16%上下……大多数球队面对曼城,想把球从后场倒出来都是一件难事,甚至控球强如切尔西都不例外:

疯狂的高位逼抢,总能将对手的正常短传推进扼杀在摇篮里,从而逼迫对手用成功率更低的长传实现推进。曼城对手的长传比重高达14.60%,是英超最高的。而且中的大多数,都被后卫直接拦截了下来:

看看这张图,曼城集中了多少人在前场参与围抢,大卫·路易斯几乎是在迫不得已的状态下选择了一脚长传,把球直接送给了对手。

当然,高压式逼抢的可怕兵力投入,注定会给后场挖坑,导致对手更容易打出快速反击,这是一个永远没法彻底克服的天然悖论。曼城对手的反击进攻占比高达11.11%,是不出意外的成为英超最高。尤其大规模的压上,会导致对手一旦破了第一道包夹,很有可能获得大量向前传球的机会。曼城对手的progressive pass比重,也毫无悬念的成为英超最高。传控技术出众的球队,面对曼城靠连续的向前传球打出反击,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当然,那些没有利物浦这种地面传切能力的球队,也时不时能依靠某些特殊的爆点,靠简单的长传冲吊实现快速推进,从而在同后卫的一对一当中,打曼城一个措手不及。比如扎哈:

这种前场压上紧逼、后场挖坑的防守方式,注定是利益与风险并存:曼城在极尽所能压缩对手球权的同时,也确实放给了对手高达0.126的每次射门预期进球数,本项数据尴尬的排在了英超第3高——前10之中除了埃弗顿和热刺,竟然全部是积分榜后10名的球队……

当然,瓜迪奥拉仍旧有足够的资本尝试这种激进的防守策略,除了对手本身球权不多之外,曼城的后卫尤其是边后卫,回追速度也确实夸张,这在应对对手反击时,实际上意味着高人一筹的纠错能力。是以,曼城尽管放给了对手最高的快攻占比,但这些快攻之中最终形成射门的,却只有区区19.12%,为英超最低,应该说他们已经尽全力限制对手的反击质量了。比如下面这个回合,就是典型的“我拦不住你的反击,但我会尽全力不让你射门”:

实际上,曼城的这种做法也谈不上多新鲜,目前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专门撰文讨论瓜迪奥拉独特的“边后腰”战术,这里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其实就是利用边后卫的速度增强防线在开阔状态下的纠错能力。事实上后卫的这种纠错能力于曼城的防守而言至关重要,其意义可能并不亚于前场逼抢——曼城看似在后场夺回球权的占比并不高,但解围频率却是英超中游的每2.70分钟防守时间一次。换言之,他们其实根本无力彻底将对手的快速推进扼杀在危险地带之外,最终诉诸纠错的,仍旧是后卫堵抢眼。当然,曼城在很多时候仍旧不得不依靠提前犯规阻止对手推进,其每防守3.68分钟即赔上一次犯规的频率,在英超同样是最高的。

不过,这种纠错能力本身是有其上限的,球员毕竟是人而非机器,拦截封堵第一点,形成解围倒是有保证,可谁又能保证高速奔跑回收之后完美控制第二点?一遇高强度的连环冲击,曼城的防线仍旧容易犯错,这也是一些快攻看似没能形成射门,但却为第二波进攻奠定基础的原因。下面这球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和本赛季开始之前的我一样,觉得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前场高位逼抢和防对手的快攻,怎么看都是难以兼容的两件事。但实际上,还真有一支球队在这赛季给曼城做了个示范——那就是我们以后要着重提及的利物浦。当然,即便如此,曼城仍旧贡献了顶级防守,或许他们真正的倒霉之处在于:明明一整个赛季都表现优异的拉波尔特,在最关键的一场比赛中,面对孙兴慜突然掉了链子……

结语

即便没能拿到欧冠,曼城都度过了一个相当伟大的赛季,须知,在样本更大、时间更长的赛事之中维持如此可怕的统治力,其难度相对欧冠而言一点不小。事实上,三年过去,瓜迪奥拉甚至已经在英超建立起一种奇怪的“印象”——各队在面对曼城的传控时,似乎大都认定盲目逼抢等于死路一条,索性放弃了此前风靡英伦的、倡导积极拼抢的足球文化:曼城每传球13.27次,对手才会尝试一次拦截,其对手的拦截频率毫无悬念英超最低,且领先其他球队至少一档。或许,瓜迪奥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你对他的球队已经建立起了一种“他们好稳定”的印象,然后在与之对垒时会发现,我擦,这个印象,是对的……

(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