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拜仁vs多特:压制与反压制,拥有第一中锋的球队就是不一样!

来到安联球场的多特蒙德试图反客为主,然而在掌控比赛前15分钟过后便失去比赛主动权,彻底起势的南部之星展现出更为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压制发挥,特别是中锋莱万多夫斯基这个强点成为击溃客队的致命武器,而锋无力的黄黑军团纵然多次战术调整,依然无法改变再度于“德国德比”大比分失利的惨痛结局。

战报>>德甲-莱万双响创史胡梅尔斯乌龙 拜仁主场4-0横扫多特

布局:毫无改变,两队不约而同延续胜利阵容

在上轮联赛客场1-5惨败法兰克福后,拜仁主帅科瓦奇“如愿以偿”下课,临时主帅弗里克带队在周中战胜奥林匹亚科斯,提前实现欧冠小组出线之余展现出明显的战力提升。同时,多特蒙德也在周中欧冠赛场以3-2逆转国际米兰,各项赛事三连胜的表现令球队士气大振,故而两队普遍强势的近期状态让这场历史上第101次“德国德比”充满看点。

首先看主场作战的拜仁慕尼黑,球队在延续固有4231阵型的基础上同时也延续了周中击败奥林匹亚科斯的首发安排。诺伊尔担任门将,戴维斯、阿拉巴、马丁内斯和帕瓦尔组成后防线。中前场方面,基米希与格雷茨卡搭档双后腰,科曼与格纳布里分居两侧,穆勒出现在中锋莱万的身后,也就是他最熟悉的前腰或影锋位置。

再看客场作战的多特蒙德,球队同样完全延续了周中逆转国际米兰时的首发安排。门将是布尔基,阿什拉夫、胡梅尔斯、阿坎吉和舒尔茨组成球队后防线,魏格尔和维特塞尔搭档双后腰,索尔根-阿扎尔和桑乔分居两侧,布兰特居中,格策相当于中锋站位,伤愈复出的队长罗伊斯以安全起见坐上了替补席。

全线压制拜仁,提速的多特只踢了15分钟好球

在周中以一场经典的逆转表现击退国际米兰后,该场比赛下半场阵型前移后的统治性表现无疑增强了多特全队的信心和斗志。本场比赛来到安联球场,黄黑军团自比赛伊始便试图延续周中的战术和表现,哪怕开场不到一分钟便让拜仁的“二万”组合险些形成单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球队整体压迫至拜仁半场的主动性踢法,特别是阵中边后卫和后腰球员的位置提升非常明显。

看看多特主帅法夫尔开场后少有的激情指挥,可见此前如“温室花朵”一般存在的拜仁本场比赛如临大敌,场上球员面对多特开局后便全线提速提力的高位压迫式踢法立刻彰显种种不适,集中体现在中后场球员的传递失误不断出现,一时间很难把球直接送到前场球员脚下。于是,拜仁不得不全线退至己方半场优先立足防守,避免多特在前场反抢后打出由守转攻的速度和配合——这是黄黑军团本周中击败国米时的优势表现。

于是,反客为主的多特蒙德几乎占据了比赛前15分钟的绝对主动权,这让拜仁在比赛前15分钟没有得到任何射门机会。只是球队面对拜仁这种防守姿态,在徒有主动权的基础上却难以制造最终的威胁,一方面受制于己方无锋阵下缺乏最后一击的接应点和射门点,另一方面则与拜仁强势的防守姿态(甚至不乏犯规)有关。

更致命的是,多特这种压迫性踢法足够凶、足够猛,唯独最大隐患就在于一旦被对手“突围”成功后便把防线直接暴露在对方面前。同时对于不乏成熟的拜仁而言,在本场比赛也当然不可能长时间被对手所遏制。于是当场上球员随着比赛推进渐渐进入临场状态,适应对方压迫风格的中后场不仅可以有效抵抗客队进攻,还可以稳住球权并不断成功疏导,这便让拜仁成功度过了比赛初期的困难时刻。

与此同时,不能忽视高位压迫也是拜仁在换帅后的重要战术选择。当拜仁终于可以把比赛战火转为烧向多特蒙德半场,球队的整体阵型则随着球权推进而彻底前提,转而尝试对多特进行前场的彻底压制,进而在缓解临时拼凑的后场压力之余同样找寻就地反击的二次进攻机会。于是,这场“德国德比”由此进入了压迫-突围,反压迫-反突围的大开大合格局。

拜仁边路完爆多特,莱万展现火爆状态

如前文所讲,在这种战术相似、针锋相对的正面对决中,两队球员的人员能力和阵容布局方面的差距渐渐成为左右比赛的决定因素。其中,拜仁中后场很快便完成对多特战术的有效突围。拜仁两名中卫,后腰属性的马丁内斯传球成功率本就是队内最高,边锋出身的阿拉巴则脚法出众,再加之本场明显注重传递效果的基米希和不抢球权的格雷茨卡,带动拜仁中后场的向前传递不仅精确且极为迅捷。形成对比的是,多特中后场却明显缺乏这种及时稳健的出球能力。

来到比赛第17分钟,拜仁首波全线提升的连续上抢施压便让多特彻底暴露中后场问题。虽然拜仁几次禁区内的传递先后被破坏,但是穆勒、基米希和帕瓦尔居然连续三次在前场又拿回球权,这让多特防线站位渐渐陷入顾此失彼的混乱。最终当帕瓦尔不停球直接挑传到门前时,快速跟进的莱万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甩头破门,拜仁就此打破僵局!

这是莱万连续11轮德甲完成破门,在创造新纪录的同时也成为首位连续6场“德国德比”进球的球员。由此可见,这位状态火爆的第一中锋绝对是两队进攻火力对比的最大差距,再看看莱万此后如德甲Logo般的底线停球表现,更证明了两队明显的战术差距正是体现于前场攻击点的存在和能力。无论是担任支点的莱万,还是B2B不断前插的格雷茨卡,尤其是空间阅读者穆勒,让拜仁中后场的出球总能找到最及时、最合适的接应对象——这无疑是球队快速突围和速度冲击的最重要基础。

反观多特,无锋阵的人员安排和体系设计导致球队在由守转攻时中前场回撤拿球的多,前压接应的少,很难快速把球直接打到拜仁的防线肋部,在拜仁渐渐展开的前场高位压迫下导致自己的传递失误也不断增多。于是,多特的场上球员更多借助速度优势而采取个人突破方式以推进进攻,特别是本周中在欧冠赛场打疯了的右路组合桑乔和阿什拉夫成为球队的主攻点。

只是多特的右路快攻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拜仁左路的人员组合同样不乏速度基础。除了科曼与戴维斯的左路搭配,客串左中卫的阿拉巴也是速度型球员,这就让多特右路那种不讲道理的速度型踢法迟迟讨不到任何便宜。全场比赛,拜仁左后卫戴维斯7次抢断尝试全部成功(全场最高),科曼也有4次抢断贡献,力保拜仁左路防守成为多特无法逾越的屏障。当球队最强攻击点都被遏制,多特居然遭遇了1992-93赛季引入数据统计后的首次上半场0射门!

不仅如此,多特持续主攻右路的战术选择,尤其是阿什拉夫极大的助攻力度,还导致球队右路防线不断暴露出身后的巨大空当,这就让拜仁在由守转攻时更容易找到最佳进攻空间。对此,作为进攻枢纽的穆勒在接应后场来球后不断把球直接送往多特的右路区域,科曼则不断在边路找到施展个人能力的舞台。于是在两队集中于这个边路的主要战场,拜仁几乎把多特彻底打爆。

多特破釜沉舟做出冒险,拜仁坚守反击扩大比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眼看攻强于守的右路彻底门户大开成为拜仁不断制造威胁的根源,多特主帅法夫尔在比赛36分钟就做出了首次换人,由格雷罗换下了右边锋桑乔。此后,格雷罗出现在熟悉的左边路,小阿扎尔则转至右路,主要目的莫过于稳住球队的右路防守。只是法夫尔的调整难言效果,此时多特的问题并不是桑乔在出场时间内触球26次便丢了13次,而是阿什拉夫频频助攻后的身后防守缺乏保护。

显然,拜仁在中场休息的战术研究过后进一步发现了多特这个致命软肋。下半场刚刚开始2分钟,穆勒精准找到了多特在右路的防守空当,偷偷来到中线后站位以等待机会并避免越位。随即,面对多特高位压迫防守的基米希送出直塞,穆勒前插持球后直接突入禁区左侧横传,莱万在舒尔茨具有犯规争议的动作干扰下未能踢上,不过同时在后点快速跟进的格纳布里推射破门。

对于很多看不懂穆勒踢球风格的球迷而言,这粒进球无疑让穆勒的进攻特点和最大威胁彻底展现,因为他所选择的进攻跑位和传递正是源自顶级球商。除了这次助攻进球,他的策动依然不断找到多特的右路防守软肋。此后,科曼在左路斜塞禁区的传球险些帮助格纳布里铲射破门,而莱万接应科曼传递传递后的射门也是稍稍偏出球门。

眼看球队防线几乎不设防,多特主帅法夫尔此时没有及时补强防守,却在人员替换中选择了冒险。比赛第61分钟,罗伊斯和帕科联袂登场换下格策和维特塞尔,这让球队在变阵4141后的进攻力量更为强大,然而防线的种种问题却更为暴露。看上去,破釜沉舟后的多特曾由帕科完成本场比赛最具威胁的射门,但是球队在阵地进攻中其实并没有拿出太多办法。再看看穆勒此次回到己方防线的积极防守贡献,可见防守端众志成城的拜仁绝对不再是稀里糊涂频频失球的糟糕状态。

不仅如此,当拜仁面对多特更为激进的高位压迫而持续突围成功,不断带来的则是球队在反击中的持续冲击和威胁创造。在这其中,穆勒的跑位和传递正是拜仁由守转攻时的一个利器。来到比赛第75分钟,莱万在前场停下长传球后和穆勒打出配合,穆勒随即轻巧一敲,跟进的莱万轻松推射破门。这让穆勒成为德甲历史首位完成100次助攻的球员,而他在本场比赛还有3次关键传递以及4次抢断、2次封堵的攻防综合表现。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多特蒙德人员替换后更强势压迫的战术调整,拜仁临时主帅弗里克的应对调整也颇为及时和有效——趋向后腰位置的蒂亚戈在替换格雷茨卡后让拜仁中后场出球能力得到提升和保障,而库蒂尼奥和佩里西奇在两个边路的替换登场则让拜仁边路攻势持续高压。当多特防线最稳健的胡梅尔斯都出现乌龙球时,可见这支球队已经彻底步入迷失状态。

结语:弗里克稳住帅位,法夫尔陷入危机

这场备受瞩目的“德国德比”,最终以拜仁的4球大胜而宣告结束,作为拜仁临时主帅的弗里克在球队人员危机的困境下依然带队两连胜且零封实属不易,由此看到了本赛季持续带队的可能。同时,法夫尔依然没有改变球队无锋阵下的种种不足,这场大比分失利让他进一步陷入信任危机,冬季补强锋线已成为多特的重要任务。

(那季阳光)

比赛复盘:战术精华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