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对足球也需要温柔,潇洒哥贝尔巴托夫

人物志:对足球也需要温柔,潇洒哥贝尔巴托夫

贝尔巴托夫可能在以“团队”为主题的球队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但他在那些崇尚个人主义的球队中,总是能够绽放出自己耀眼的光芒。或许贝尔巴托夫有些傲慢,或者是懒惰,但他总是能够为球迷们奉献上极具吸引力的足球——犀利的传球,精彩的破门,这才是我们应该记住的贝尔巴托夫,那个看似懒散的贝尔巴托夫,并不是我们应该记忆的。thesefootballtimes.co作者Euan Rice-Coates就为我们讲述了贝尔巴托夫的故事。

在贝尔巴托夫准备跑动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现场就如同上演了《盗梦空间》一般。球员们虽然看起来在冲刺,但速度却如同行走,他们的脸型扭曲,每一滴汗珠在阳光下都闪闪发光。看台上的球迷们所发出的声音也变得迟缓,此时球员们再如何努力都似乎变得无关紧要。在这个无限的梦境中,只有足球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贝尔巴托夫,正仔细地观察着场上每一个变化,他行走在行动“迟缓”的人群中,甚至是散发出了强烈的君王之气。似乎整场比赛的情况在比赛之前就已经全盘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甚至他还没有触球,他就已经看穿了一切,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接到球的那一刻,似乎就是开启了属于贝尔巴托夫的时刻,人们开始咆哮,不断有对手飞铲过来,而世界也再一次开始飞速运转起来。

贝尔巴托夫这样的技能对于他而言,是一种礼物,但也是一种诅咒。贝尔巴托夫在场上如同散步一般的表现使得很多人为他贴上了“懒惰”的表现,而且因此不少人都忽略了他的能力。

说起来,像贝尔巴托夫这样的球员,不可避免地在接受赞美之时,要接受如潮涌的批评。喜爱贝尔巴托夫的球迷会竭力去吹捧这名球员,认为“他所演绎的华丽足球无人可以复制”,但另一个极端的球迷,他们会认为这名保加利亚前锋在比赛中过于懒散,根本无法让人提起兴趣。或许他有上佳的能力,但他同样可以在90分钟的时间内消失得无隐无踪。在球场上昂首阔步的他,或许完全沉浸在他所扮演的文森-柯里昂(《教父》三部曲中的角色,安迪-加西亚所饰演)这一角色之中吧。

17岁之时,贝尔巴托夫加盟保加利亚足坛巨头索菲亚中央陆军。尽管在索菲亚中央陆军,贝尔巴托夫有着上佳的表现,能够不断为球队取得进球,但遭遇在一场对阵索菲亚里夫斯基(Levski Sofia)的失利之后,他突然就被球迷们所冷落。对于球迷们的心烦意乱,贝尔巴托夫尚且能够理解,但伴随他成长的球队也对他指指点点,他确实有点儿接受不了。按照贝尔巴托夫母亲所说,“那也许是他职业生涯最糟糕的时刻”。

同时就在这一时期,还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这并非是好莱坞电影——年轻的贝尔巴托夫被保加利亚黑手党所绑架,而幕后指使者正是普罗夫迪夫火车头(保加利亚球队)的老板。至于他们绑架贝尔巴托夫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这名年轻的保加利亚前锋能够加盟普罗夫迪夫火车头。尽管贝尔巴托夫的父亲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件事还是给贝尔巴托夫造成了不小的印象——虽然自己还处于职业生涯的早期,但他已经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带着一颗沉重的心,贝尔巴托夫离开了自己心爱的祖国。凭借自己在索菲亚中央陆军出色的表现,贝尔巴托夫很快就接到了来自于勒沃库森的电话,而事后证明,药厂确实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贝尔巴托夫很快就在欧洲大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这其中还包括2002年对阵皇家马德里的欧冠决赛。而全世界的主教练们,都为贝尔巴托夫的魔法所倾倒。

尽管利物浦对贝尔巴托夫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2006年夏天,贝尔巴托夫还是去到了白鹿巷球场,并且他在这里和罗比-基恩组成了热刺强力的进攻组合,两个赛季的时间里,他们联手为球队攻入了46粒进球。贝尔巴托夫在白鹿巷球场的影响力愈来愈大,球迷们也充分感受到了这位保加利亚前锋的亲和力,并且所有人都着迷于他的技巧。

沉寂太久的热刺,突然迎来了一位球风如此优雅,技术如此纯粹的天才球员,贝尔巴托夫被视为热刺球迷的心头爱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很多球迷都有这样的疑问——他能够带领热刺杀入欧冠联赛吗?诚然贝尔巴托夫没有能够完全实现球迷们的愿望,但这并不妨碍球迷们对于他的爱。

效力热刺的贝尔巴托夫,让我们看到了纯粹的足球,他拥有极具吸引力的球风,并且看他的表演,我们总能够满怀希望——这就是贝尔巴托夫所带来的影响力,而他在2008年夏天前往曼联,热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能够填补贝尔巴托夫留下的空缺。

虽然说贝尔巴托夫的离开让热刺缓不过劲来,但对于巴尔巴托夫而言,他的前途只会是更加的光明。弗格森一直都很欣赏贝尔巴托夫,最终他以3000万英镑的价格将保加利亚人从白鹿巷带回了梦剧场。正如弗格森在自传中解释自己为何会高价签下贝尔巴托夫那样:“他展示出了坎通纳或者泰迪谢林汉姆身上的特质,他速度不快,但他一抬头就能够送出极具创造性的传球。”

不过也正是因为贝尔巴托夫这种独特的比赛风格,最终使得他在曼联没有了自己的位置。2011年的曼联在欧冠决赛中输给了巴塞罗那,而自那之后弗格森开始强调一种更快的比赛风格,这使得速度并不快的贝尔巴托夫变得愈发显得“多余”。在贝尔巴托夫看来,当时的曼联就是“没有时间去展现充满智慧的足球,没有时间去想怎么配合,怎么送出犀利的传球”。

同时,弗格森也曾表示:“贝尔巴托夫并非是那种反应敏捷的球员。”在弗格森看来,贝尔巴托夫并不适合调整之后曼联那种高强度的战术体系。

关注贝尔巴托夫的比赛风格,但这似乎忽略了保加利亚的进球能力。在曼联7-1大胜布莱克本的比赛中,贝尔巴托夫攻入了曼联在这场比赛中的第三粒进球:从己方禁区得球,贝尔巴托夫几乎是拼接一己之力帮助球队发动了快速反击,而在杀入对方禁区之后,贝尔巴托夫用一记精彩的射门结束了自己的表演。从这粒进球中我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贝尔巴托夫的魅力,全攻全守战术这一刻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尽管说贝尔巴托夫在曼联有过高光的表现,但他仍旧不是那个能够特立独行的人。按照弗格森的说法,只有传奇才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这也就是为啥坎通纳能够成为球队的传说,而贝尔巴托夫,他纵有一身才华,他和曼联之间也都是“不算完美”。

尽管贝尔巴托夫在曼联并不是最出众的那一个,但他仍旧是在4个赛季的时间里为球队攻入了57粒进球,并且还在2010/2011赛季和特维斯一起成为了英超最佳射手。

在经历了梦剧场的迷茫之后,贝尔巴托夫成为了富勒姆的一员。尽管那个时候尤文图斯和佛罗伦萨都希望能够签下这位保加利亚人,但最终他还是成为了马丁-约尔麾下的一员。

马丁-约尔曾盛赞这位保加利亚前锋,他认为贝尔巴托夫的“一切都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似乎一切都会死在他的脚下”。足球在他的脚下,将会有无数种变换,一切都源于他的意志。事实上,贝尔巴托夫在控球方面的造诣真的让人惊讶,并且他的创造力远不止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比他的进球更加重要。

在效力了富勒姆两个赛季之后,贝尔巴托夫又曾短暂效力于摩纳哥和萨洛尼卡PAOK。如今的贝尔巴托夫则是在印度超级联赛继续自己的征程——他在喀拉拉邦爆破(Kerala Blasters)和自己前曼联、富勒姆教练穆伦斯汀相聚(Rene Meulensteen)。如今已经36岁的贝尔巴托夫,可能在喀拉拉邦爆破的这个赛季就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了。

贝尔巴托夫曾说过:“你必须温柔地对待足球,就像绅士对待女人一样。”

请记住这个保加利亚人,他应该被记住。

(西地那非)

足坛人物志